中国日报网12月5日电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网站报道,当地时间12月4日下午,在不到90分钟的时间里,得克萨斯州和华盛顿州的两通报警电话标志着美国迎来了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又一可怕里程碑。
报道称,这两起事件分别是美国2023年发生的第37起和第38起造成4人或4人以上死亡的枪击事件,而38起大规模枪击事件也是自2006年以来数量最多的一年。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共发生了36起大规模枪击事件。
《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截图
据报道,发生在得州达拉斯市的枪击事件共造成包括1名幼儿及3名成年人在内的4人死亡,袭击者是一名21岁的男子。该男子本应佩戴脚踝监视器,因为他此前曾被指控严重伤害他人。另一起发生在华盛顿州的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5人死亡。
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197人,其中还不包括枪手。如果算上在这些事件中死亡的枪手,则又会是一个新纪录。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指出,美国的枪击事件在近年来始终呈现上升趋势。美国减少暴力研究与实践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Violence Reduction)创始主任、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副教授托马斯·艾伯特(Thomas Abt)表示,该纪录是“一个可悲又可耻的里程碑,本应成为敲醒反对枪支管制的立法者的警钟,但这种可能性极低”,“大规模枪击事件增加由诸多因素所驱动,而越来越容易地获得枪支是主要原因”。
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犯罪学、法律和公共政策教授詹姆斯·艾伦·福克斯(James Alan Fox)是大规模杀戮数据库的负责人,对此类暴力的研究长达40余年。他认为,大规模杀戮只是美国枪支暴力问题的冰山一角。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2022年美国有超4.8万人死于枪伤,日均人数达到了132人,其中半数以上为自杀。“太多人死于自己或他人手中的枪。”福克斯教授说,“大规模枪击事件则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还指出,最近发生的这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与多数此类事件相似,都不是发生在公共场所,而是在私人住宅当中。自2006年以来的每年,美国发生大规模杀戮事件最多的场所是私人住宅或庇护所。
数据显示,在2023年迄今为止所发生的38起大规模枪击事件中,有26起发生在私人住宅或庇护所,19起事件的枪手杀害了自己的家庭成员。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犯罪学和刑事司法学专业主任亚当·兰克福德(Adam Lankford)无奈地表示,尽管美国社会在对待大规模枪击事件警示信号以及威胁评估策略方面有所改善,但这些事件还在继续发生。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居首位。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制度机制,抓紧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实施措施。
科技金融既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能有力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高端制造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等持续保持较高增速,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便利性不断提升。科创板、北交所建设和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持续扩大,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更加畅通。科技保险、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科创金融生态体系加快培育。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高新区科技金融试点等有序推进,为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新模式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随着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复杂、技术迭代周期越来越短、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让科技金融更好支持科技创新活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科创企业往往规模小、资产轻、增信手段有限,难以适用商业银行传统的评价方法。整体而言,银行在服务科创企业尤其是科创型中小企业方面的动力仍显不足。具体来看,存在风险识别难、风险定价难、风险配置难等问题,面临客户准入难、全链条投融资服务衔接不畅、风控体系不匹配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商业银行有必要加快培育科技金融服务的能力,包括对科技企业的价值评估能力、投贷联动的创新服务能力以及与科技金融业务相适应的风控能力等。
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投入有不小的风险,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配置,必须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条腿走路”,着力提高科创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另一方面,要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单独的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模型,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更好地评估投资风险。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体系,积极探索政府对科创企业增信和风险补偿机制。更好管理、防范风险,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科技创新更加依赖良好的金融支持,金融发展也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来拓展空间。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征途上,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市场机制,不断丰富科技金融工具和产品,定能让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得到更多金融活水的滋养,让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姚 进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