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至26日,SO 2023松山湖·科技精英网球赛(松山湖赛区)在东莞市网球中心举行,十余位院士及众多科技领域的专家精英齐聚松山湖,共同进行了一场精彩赛事。
SO 2023松山湖·科技精英网球赛由松山湖网球协会和美国硅谷华人网球协会联合主办,旨在让网球成为科技精英连接世界的桥梁,搭建科技与文化交流以及产业融合的平台,进而推进“体育+科技”的产业发展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叔贤、谭蔚泓、张明杰、赵进东,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胡盛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倪明选等十余位院士专家;孙晋芳、蒋宏伟、余丽桥、许戈辉等各届知名人士,及东莞市、松山湖管委会有关领导嘉宾参加了本次比赛。
松山湖科技精英网球赛已连续5年办赛,设有松山湖和美国硅谷两大赛区,在全球精英群体中享誉盛名,办赛模式多次获得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点赞。这不仅是一场科技人才同台竞技的网球赛事,更是松山湖扩大“朋友圈”、共铸“合作链”的重要媒介,以小球驱动大科技,搭建起松山湖与世界进行科技、文化、产业沟通合作的桥梁。
相比往年,今年松山湖科技精英网球赛参赛阵容更加强大,海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纷纷组队报名,汇聚众多来自新材料、物理、计算机、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等前沿科创领域的领军人物。赛事分为院士嘉宾组、精英竞赛组、天使精英组三大组别。比赛中,各个精英队伍的选手在赛场上展露锋芒,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
“好多朋友好久都没见面了,打球把大家聚在一起,感觉非常舒服。”计算机专家、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IEEE终身会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对松山湖并不陌生,曾多次前往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华为终端总部、东莞理工学院等地参观,“松山湖很漂亮,规划得很好。”他表示。
本次比赛也不乏多次参赛的熟悉面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主任童欣已是第四次参赛,“每次都是非常高兴、非常激动,有很多科技和业界的同行一起来到我们美丽的东莞,一起交流球技和科技的进步。”
本次参赛的16支精英队伍,参赛选手多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与企业,均为学历与球技并存的科创人才。借助网球运动这一“世界性语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认识松山湖并来到这里,松山湖青春活力的城市魅力正不断彰显。
今年8月,2023松山湖科技精英网球赛(硅谷赛区)也如期举办,松山湖科技精英队从国内飞抵旧金山,与来自美国本地的苹果、谷歌、微软、脸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15支公司和校友科技精英队展开对决。平日里指点各大科技公司的高管、激扬各科技论坛的大咖换上网球装备,显露出他们不凡的身手。
2019年,朱会灿和松山湖网球协会会长李庆堂、硅谷华人网球协会会长王洪携手创办首届松山湖科技精英网球赛,来自全球四大湾区的科创人才跨越山海,相聚松山湖,在此掀起网球热潮。在挥拍间带动科技交流,多元的参观游览活动也让更多科技工作者解锁松山湖科学城“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独特魅力。
“办赛效果绝对是超出我的预期了!2019年刚开始办赛时其实队伍很少,到今年将近300人参与,这绝对超出我的想象。”朱会灿激动地说道。
经过多年的精心经营,科技精英网球赛已然成为松山湖重要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为众多科技精英提供高水平的竞技舞台和释放工作压力的渠道,让唐叔贤院士、谭蔚泓院士、张明杰院士等众多院士专家源源不断地从“头回客”成为“回头客”,宜研宜居宜创宜业的人才理想家园已具雏形。
(由左往右为:谭蔚泓院士,陈纯院士,张明杰院士,唐叔贤院士)
松山湖网球协会会长李庆堂表示,围绕“科技+网球”,松山湖将打造全球科技精英网球平台,拟通过建立科技精英网球俱乐部等方式进一步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力量,为松山湖吸引高层次人才提供载体支撑,精准对接全球科技精英、技术与项目,匹配国内优质资源,促成科创项目在国内落地,让科学城持续释放创新活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东)
中新网南昌11月28日电(巫发阳)“一老一小”关系千家万户,服务保障好“一老一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江西各地不断扩大“一老一小”领域有效供给,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推进老年友好社区建设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我们社区经常会举办各种中医讲座和义诊活动,我们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学习健康知识、享受医疗服务,我们感到很开心、很满足。”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河街道昌盛社区居民尹燕兰笑着说。
图为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河街道昌盛社区内,景德镇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正在给社区老年人做热敏灸。巫发阳 摄
据了解,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河街道昌盛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4500余人,占总人口的33%,80岁以上年龄的有879人,90岁以上的66人,100岁以上的1人,独居老人37人。
为更好服务社区老年人,昌盛社区精心打造了社区养老区、医疗卫生区(内设养生保健室、四点半教室、电子阅览室、老年书画室、健康保健室、老年人餐饮厨房)、文体活动区(内设体育室、娱乐室、舞蹈音乐室等)三大功能区,还特别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老年人膳食厨房”“日间照料室”等,义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援助、政策宣传等服务。
“我们社区还成立了‘颐养之家’,将养老、医疗、护理相结合,室内配备了五十多张床位,为辖区内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康复辅具租赁、康复指导、家政服务点单等多样化养老服务。”昌盛社区党委书记胡余徽补充说。
图为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河街道昌盛社区内,景德镇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正带着社区老年人做八段锦。巫发阳 摄
与此同时,昌盛社区还整合了昌河三三五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昌华玉牙、爱尔眼科等多方社会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状况评估、门诊优先预约及诊疗、优先转诊等贴心医疗服务,建立了家庭和社会资源一体化的社区长期照护体系。截至目前,昌盛社区已有近2000名老年人享受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昌盛社区也被评为“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西省卫健委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签约合作,为老年人提供预约就诊、定期巡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医疗服务,积极开展医养结合与失能老年人评估指导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为属地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失能老年人上门评估指导服务,江西省累计服务失能老年人47.6万人。
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让婴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小火车,嘟嘟嘟。你先我后,排整齐,慢慢走,不着急……”临近中午,上饶市婺源县新爱婴托育服务中心的生活老师们正引导小朋友排成一列整齐有序地前往洗手准备吃饭。
据了解,婺源县新爱婴托育服务中心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为0-3岁婴幼儿提供早教托育服务,并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设置了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课程,为孩子们提供温馨、安全和充满探索的成长环境。
“经过一周的时间,宝贝在新的班级适应得很快,情绪处于稳定、愉悦的状态,跟老师以及小朋友的互动都很融洽,相处得很愉快……”托育中心的菠萝老师细心地给家长发去了悠悠宝贝的周总结内容,让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托育中心的生活学习情况。
图为婺源县新爱婴托育服务中心老师正带着小朋友做活动。巫发阳 摄
托育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托育中心目前共有135个托位,配备专业早教师资人员30余名,后勤人员12名,健康老师2名,截至目前已经为1500多位宝宝提供过专业的早教服务。”
除了设立专业的托育服务机构,萍乡市安源区妇幼保健院还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发挥行业优势等方式有效促进托育服务发展、健康服务提升,安源区妇幼保健院设立的3所托育服务中心共400个托位使用率达到100%,从而带动医院业务收入提高,实现健康业务和托育服务“双促进、双提升”。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西省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江西省委决策部署,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全力以赴抓项目、蓄势能、促发展,不断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江西省托育服务事业实现良好开局、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3年10月,江西省共有托育机构3600余家,托位数17.13万余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78个,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